益母草的功效与作用 - 活血化瘀药 打印页面
中华秘方网 www.zhmf5.net 2017-06-08 20:45:44
名称:益母草
类别:活血化瘀药
拼音:YI MU CAO
拉丁:Herba Leonuri
别名:益母、茺蔚、坤草、益母蒿、月母草、红花益母草
药用部位:地上部分
药材性状:茎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体轻,质韧,断面中部有髓。叶片灰绿色,多皱缩、破碎,易脱落。轮伞花序腋生,小花淡紫色,花萼筒状,花冠二唇形。切断者长约2cm。
产地:全国各地均产
采收加工:夏季茎叶茂盛、花未开或初开时采割。晒干,或切段晒干。
性味归经:微寒;苦、辛;归肝、心、膀胱经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熬膏,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草捣敷。
禁忌:阴虚血少、月经过多、寒滑泻利者及孕妇禁服。
临床应用:为妇科常用药。
1、治产后出血或恶露不绝,腹部胀痛,由子宫收缩无力引起者(出血量少、色黑、夹杂血块、腹痛拒按),取其有收缩子宫作用,止血除恶露效果比较确实。可单服益母草流浸膏,或入煎剂,配山楂炭、当归、川芎、艾叶等,虚寒较甚者配生化汤。
2、治痛经,由气血瘀滞引起者,配当归、白芍、香附等,方如调经汤。
3、治腹有癓瘕(包块,如慢性附件炎、盆腔炎等),或妇女因气血虚弱、生殖功能低下而致的久不受孕,可用益母草30~60g,加红糖适量,或加蜜枣5~6枚,水煎代茶,或煮鸡蛋,随时可服。又可用益母草30~60g,5碗水煎成2碗,去渣,以水炖鸡,连汤服。
以上方药长期服用有一定效果。一般月经病可参照以上服法,或用流浸膏。
4、治肾炎浮肿和血尿,取其有利尿去瘀作用,服后水肿消退较迅速,食欲增加,对止血尿也有一定帮助,但去尿蛋白的效果不明显。总的来说,治急性肾炎效果较好,而治慢性肾炎则价值较小。宜用干品或鲜品,水煎服。单用虽亦有效,但一般都随证配伍其他药。
肾结石的血尿也可用益母草,配黄精、石苇、冬葵子等。
用量:益母草生药有效成分含量比例较低,故水煎剂用量宜大,一般每次15~60g。治肾炎用量更大,干品一日用40~120g,鲜品用80~240g,水煎一日分2~3次温服。治妇科病最好用浓缩流浸膏,每日3~6毫升,分三次。
处方举例:调经汤:益母草15g,香附12g,当归12g,白芍12g,炙甘草45g,水煎服。
注:
1、临床及动物实验证明,益母草浸膏及煎剂对子宫有强而持久的兴奋作用,不但能增强其收缩力,同时能提高其紧张度和收缩频率。常用于月经过多,产后恶露不止,子宫复旧不全,产后流血过多等症。据《中国药用植物鉴》记载多服能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2、各地习用益母草的采收时期,互不一致,有的地区在花开前采收,认为质嫩,色绿,质优;部分地区则习用开花后的老株。
3、成分:主要为益母草硷,益母草硷含量随开花的时间而变,初期仅含微量,7~8月开花中期含量为0.01%~0.03%,最高可达0.04%。因此,益母草的采收时间很重要。应在7~8月间枝叶生长茂盛而花未全开时间采收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