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理气药 理气药有哪些 打印页面
中华秘方网 www.zhmf5.net 2017-06-17 23:38:04
凡以疏理气机、治疗气滞或气逆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叫行气药。
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是脏腑的功能活动。周流全身,无处不到。正常的运动形式表现为升降出入,气机不畅主要与肝、脾、胃,肺的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如肝气郁滞,则易发生黧黑斑等证;脾胃气滞则运化失常,易生痰湿,出现浮肿、粉刺、肥胖等;肺气壅滞则大肠传导失司,致便秘、皮肤晦暗等。理气药疏畅气机,消除气滞,调整脏腑的功能,以帮助消除或减轻损容性疾病或美容缺陷。
什么是理气药
理气药性味多辛、苦、温而芳香。其味辛能行散,味苦能疏泄,芳香能走窜,性温能通行,故有疏理气机的作用。
主要有:陈皮,青皮、木香、檀香、沉香、乌药、青木香、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椽、玫瑰花、娑罗子、薤白、天仙藤、甘松、九香虫、刀豆、柿蒂、绿萼梅、枳实、大腹皮、川楝子。
根据理气药的归经部位及治疗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理脾和胃药、疏肝解郁药、疏肝和胃药和通宣理肺药4类。根据理气药作用强弱的不同,又可分为行气药(含调气、匀气、疏气、顺气药)、降气药、破气药3类。
理脾和胃药:主要用于饮食不节,或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致使脾胃气滞,升降失常,气机紊乱而出现脘腹痞满胀痛,嗳气吞酸,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大便秘结,或泻痢不爽、里急后重等脾胃气滞的病证。常用的理脾和胃药有橘皮、枳实、枳壳、木香、乌药、沉香、降香、檀香、甘松、刀豆、柿蒂、厚朴、大腹皮、路路通、天仙藤、紫苏梗等。
疏肝解郁药:主要用于情志失调、或寒暖不适、或瘀血阻滞,致使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出现两肋胀痛,烦躁易怒,疝气腹痛,睾丸坠胀,经闭痛经,乳房胀痛或生结块等病证。常用的疏肝解郁药有香附、青皮、橘核、川楝子、天仙藤、路路通等。
疏肝和胃药:主要用于情志不遂,肝气横逆,胃失和降,肝胃气滞,胸胁胃脘攻冲作痛,恶心呕吐,嘈杂吞酸,不思饮食,苔黄脉弦等证。常用的疏肝和胃药有佛手、香橼、青木香、八月札、玫瑰花、绿萼梅花等。
通宣理肺药:主行肺气郁滞,有宣降肺气、宽利胸膈及化痰止咳等作用。主要用于外邪犯肺,或痰湿阻肺,肺失宣降,胸闷喘咳,及痰滞寒凝气阻,胸中阳气不得宣通所致的胸闷作痛,喘息咳唾的胸痹证。常用的通宣理肺药有橘皮、化橘红、佛手、香橼及薤白、枳实等。
理气药中具有理气健脾作用的药物,主要用治脾胃气滞,脾失健运,生痰生湿而致浮肿虚胖,或湿热内蕴型粉刺。具疏肝解郁之功者,主要用治肝气郁滞所致之气滞血瘀,黧黑斑、月经不调等。具理气宽胸功效者,主要甩治肺气壅滞所致之大肠气滞,便秘、暗斑、痘疮等。
使用本类药物,须针对病证选择相应功效的药物,并进行必要的配伍。如脾胃气滞因饮食积滞者,配消食药;湿浊中阻者,配化湿药;脾胃气虚者,配伍补气健脾药;兼寒兼热者,配伍温里药或清热药;血虚者,配合补血药;兼有瘀血者,配合活血药。
本类药物性多辛温香燥,易耗气伤阴,故气阴不足者慎用。
注意事项
一、应用理气药时,须根据气滞病证的不同部位及程度,选择相应的药物。
二、气滞之证,病因各异,兼夹之邪亦不相同,故临床应用理气药时宜作适当的配伍。如肺气壅滞,因外邪袭肺者,当配合宣肺化止咳之品;如痰热郁肺,咳嗽气喘者,当配合清热化痰药。脾胃气滞而兼有湿热之证者,宜配清利湿热之药;兼有寒湿困脾者,需并用温中燥湿药;食积不化者酌加消食导滞药;兼脾胃虚弱者,有当与益气健脾药合用等等。
三、本类药物大多辛温香燥,易耗气伤阴,故气弱阴虚者慎用。
四、本类药物中行气力强之品,易伤胎气,孕妇慎用。
五、本类药物打多含有挥发油成份,不宜久煎,以免影响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