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芦巴的功效与作用 - 补阳药 打印页面
中华秘方网 www.zhmf5.net 2017-06-21 12:21:46
【中药名】胡芦巴 huluba
【别名】葫芦巴、苦豆、胡巴、季豆、香豆子。
【拉丁名】Semen Trigonellae。
【来源】豆科植物胡芦巴 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 的干燥成熟种子。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40~80厘米,全株有香气。茎直立,中空,多丛生,被疏毛。叶互生,三出羽状复叶,具柄,托叶与叶柄相连合,宽三角形,先端急尖,全缘,小叶3,小叶柄短,长不及1毫米,小叶片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3.5厘米,宽0.5~1.5厘米,先端钝圆,基部楔形,上部边缘有锯齿,下部全缘,两面均生疏柔毛。花1~2朵生于叶腋,无梗,淡黄白色或白色,花萼筒状,长约7毫米,有白色柔毛,萼齿披针形,花冠蝶形,基部稍带堇色,长1.3~1.8厘米,旗瓣长圆形,翼瓣狭长圆形,龙骨瓣长方倒卵形,雄蕊10,不等长,9枚合生成束,1枚分离,子房线形,花柱不明显,柱头小,向一侧稍弯,荚果条状圆筒形,长5.5~11厘米,直径约0.5厘米,先端成尾状,直伸或稍弯,被疏柔毛,具明显的纵网脉,种子10~20,长圆形,黄棕色。花期4~7月,果期7~9月。
【产地分布】多为栽培植物。喜生于温和气候,耐干旱,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安徽、浙江、湖北、广东、广西、陕西、甘肃、新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采收加工】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药材性状】略呈斜方形或矩形,长3~4毫米,宽2~3毫米,厚约2毫米。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平滑,两侧各具一深斜沟,相交处有点状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种皮薄,胚乳呈半透明状,具黏性;子叶2,淡黄色,胚根弯曲,肥大而长。气香,味微苦。
【性味归经】性温,味苦。归肾经。
【功效与作用】温肾,祛寒,止痛。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
【临床应用】用量4.5~9克,水煎服,或入丸、散。用治肾脏虚冷,小腹冷痛,小肠疝气,寒湿脚气。
【药理研究】有抗生育与抗雄激素的作用;有抗肿瘤的作用;能抑制平滑肌、少量使得子宫兴奋,大量使之麻痹;降血压;有降血糖、利尿、抗炎、强心等作用。
【化学成分】种子含胡芦巴碱、胡芦巴肽酯、(2S,3R,4R)-4-羟基异亮氨酸、多种黄酮、薯蓣皂苷元葡萄糖苷、牡荆素、异荭草素等成分。
【使用禁忌】阴虚火旺或有湿热者禁服。
【相关药方】①治腰痛:胡芦巴(焙研)9克,木瓜酒调服。(《疡医大全》)
②治疝气:胡芦巴、桃仁(去皮尖,炒)等分,为末。酒调6克。食前服。(《普济方》葫桃散)
③治肾虚精冷自遗:胡芦巴120克,枸杞子90克,配六味地黄丸。每早服15克,淡盐汤下。(《木草汇言》)
【应用】
1.寒疝腹痛,腹胁胀痛。本品温肾助阳,温经止痛,用治肾阳不足,寒凝肝脉,气血凝滞所致诸症。常与吴茱萸、川楝子、巴戟天等配伍,用治寒疝腹痛,痛引睾丸,如胡芦巴丸(《和剂局方》);或与附子、硫黄同用,治疗肾脏虚冷,胁胀腹痛,如胡芦巴丸(《圣济总录》);亦可与当归、乌药等同用,治疗经寒腹痛。
2.足膝冷痛,寒湿脚气。本品苦温之性,温肾肝之阳,散筋骨寒湿,用治阳虚气化不行,寒湿下注,足膝冷痛,寒湿脚气,常与木瓜、补骨脂同用,如胡芦巴丸(《杨氏家藏方》)。
3.阳痿滑泄,精冷囊湿。本品补肾助阳,用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阳痿不用,滑泄精冷,头晕目眩等症,常与附子、巴戟天等同用,如沉香磁石丸(《兹禧光绪医方选议》)。
【用法用量】煎服,3~10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忌用。
【古籍摘要】
1.《嘉祐本草》:“主元脏虚冷气。得附子、硫黄,治肾虚冷,腹胁胀满,面色青黑,得茴香子、桃仁,治膀胱气甚效。”
2.《本草纲目》:“治冷气疝瘕,寒湿脚气,益右肾,暖丹田。”又“元阳不足,冷气潜伏,不能归元者宜之。”
3.《本草求真》:“胡芦巴,苦温纯阳,亦能入肾补命门。”“功与仙茅、附子、硫黄恍惚相似,然其力则终逊于附子、硫黄,故补火仍须兼以附、硫、茴香、吴茱萸等药同投,方能有效。”
【现代研究】
1.化学反应:本品含龙胆宁碱、番木瓜碱、胆碱、胡芦巴碱。还含皂苷、脂肪油、蛋白质、糖类及维生素B1。
2.药理作用:胡芦巴有降低血糖、利尿、抗炎等活性。可引起家兔血压下降。胡芦巴提取物有刺激毛发生长的作用。
3.临床研究:胡芦巴口服可明显降低糖尿病人的尿糖及血糖含量(中国医学论坛报,1987,(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