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柏叶的功效与作用 - 凉血止血药 打印页面
中华秘方网 www.zhmf5.net 2017-06-23 23:43:49
【中药名】侧柏叶 cebaiye
【别名】扁柏叶、丛柏叶、柏叶。
【拉丁名】Platycladi Cacumen。
【来源】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的枝梢及叶。
【植物形态】常绿乔木。树皮薄,裂成长条状;分枝密,小枝扁平,鳞形叶交互对生,雌雄同株,球花生于上年短枝顶上。球果卵状椭圆形,初时绿色,肉质,被白粉,熟后深褐色,木质,张开;种鳞4对,扁平,近顶部有下弯的尖头,中部种鳞各有种子1~2粒;种子无翅或有棱脊。花期4~5月,球果10月成熟。
【产地分布】分布较广,多为栽培。主产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阴干。
【药材性状】药材的茎枝多分枝,小枝扁平。叶细小鳞片状,交互对生,贴伏于小枝上,深绿色至黄绿色。质脆,易折断。气清香,味苦涩、微辛。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涩。归肺经、肝经、脾经。
【功效与作用】凉血止血、生发乌发。属止血药下属分类的凉血止血药。
【临床应用】用量6~12克,水煎服。用治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血热脱发、须发早白。
【药理研究】对出血时间及免凝血时间均有明显缩短;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具有镇咳作用、祛痰作用、平喘作用;抗病原微生物;镇静;可使血压轻度下降,并对离体兔耳血管有扩张作用。尚能舒张离体肠管。药理实验表明,热水提取物1克/千克腹腔注射,对小鼠尾切伤有止血作用。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蜡质、脂肪酸、挥发性物质等化学成分。其中有α-侧柏酮、侧柏烯、小茴香酮、蒎烯、柏木双黄酮等成分。
【使用禁忌】多服、久服,易致胃腕不适及食欲减退。
【配伍药方】①治百日咳:侧柏叶15~21克,百部、沙参各9克,冰糖炖服。(《福建药物志》)
②治风痹历节作痛:侧柏叶取汁,同曲米酿酒饮。(《纲目》柏叶酒)
③治乳痈:侧柏叶同糖糟,捶烂敷乳痈,胜过蒲公英。(《生草药性备要》)
④治流行性腮腺炎:侧柏叶适量,洗净捣烂,加鸡蛋白调成泥状外敷,每日换药2次。(《中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⑤治吐血不止:侧柏叶、干姜各90克,艾三把。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金匮要略》柏叶汤)
⑥治肾盂肾炎,血尿:侧柏叶9克,荠菜24克,仙鹤草15克,淡竹叶9克。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⑦治血淋:侧柏叶、藕节、车前草各等分,上三味,同捣取其汁,调益元散,神效。(《医学正传》)
药理作用:
1、止血。实验证明能缩短和凝血时间。生用效力较好,侧柏炭的凝血作用反比生品差。
2、抗菌。对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宋内氏痢疾杆菌有较明显的抑菌作用。其酒精浸剂在1:180,000浓度下仍能抑制结核杆菌。
炮制:生用或炒炭。
性味:苦、涩、微寒。
归经:入肺、肝、脾经。
功能:凉血,止血。
主治:吐血、衄血、便血、崩血、尿血。
临床应用:
1、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内出血而属热证者(血色鲜红、口干咽燥、脉弦数),止血效果较确实,为中药止血药中较可靠的药物之一,常配艾叶等,方如四生丸。
2、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有热咳、燥咳而无痰者较适用),前人认为侧柏叶能“养阴滋肺”,现已证实其作用为镇咳、祛痰。可用侧柏叶末9g配红枣12g,浓煎代茶。用片剂效果亦好,每日服量相当于生品90g,分5~6次服,初步观察,能明显改善症状。
3、外用治疗烧伤,以侧柏炭研成细末,过筛后用熬沸的豆油或香油调成软膏,适用于中小面积程度较轻的烧伤,创面经初期处理后余敷,有一定的消炎和去腐作用。
使用注意:
侧柏叶苦寒,多服、久服后可有头晕、恶心、胃部不适、食欲减退等反应。极少数人可用浮肿、皮疹等过敏性反应,但停药后症状即消失。
用量:3~18g,外用适量。
处方举例:四生丸:生侧柏9g,生艾叶9g,生荷叶9g,生地9g,水煎服(此方较寒凉,血止后应停用,不宜久服)。
【应用】
1.血热出血证。本品苦涩性寒,善清血热,兼能收敛止血,为治各种出血病证之要药,尤以血热者为宜。若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常与荷叶、地黄、艾叶同用,均取鲜品捣汁服之,如四生丸(《校注妇人大全良方》);治尿血、血淋,配蒲黄、小蓟、白茅根;治肠风、痔血或血痢,配槐花、地榆;治崩漏下血,多与芍药同用。本品亦可用于虚寒性出血,常配伍温里祛寒之药。若配伍干姜、艾叶等,可用治中气虚寒,吐血不止,如柏叶汤(《金匮要略》);若配伍川断、鹿茸、阿胶等,可用治下焦虚寒,便血不止,如断红汤(《张氏医通》)。
2.肺热咳嗽。本品苦能泄降,寒能清热,长于清肺热,化痰止咳。适用于肺热咳喘,痰稠难咯者,可单味运用,或配伍贝母、制半夏等同用。
3.脱发、须发早白。本品寒凉入血而祛风,古谓能“补阴”(《本草衍义补遗》)、“黑润鬓发”(《日华子本草》),故有生发乌发之效,适用于血热脱发、须发早白。如《孙真人食忌》以本品为末,和麻油涂之,治头发不生;《千金方》以生柏叶、附子研末,猪脂为丸,入汤中洗头,治脱发。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外用适量。止血多炒炭用,化痰止咳宜生用。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主吐血、衄血、血痢、崩中赤白。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去湿痹,生肌。”
2.《本草汇言》:“侧柏叶,止流血,去风湿之药也。凡吐血、衄血、崩血、便血,血热流溢于经络者,捣汁服之立止。凡历节风痱周身走注,痛极不能转动者,煮汁饮之即定。惟热伤血分与风湿伤筋者,两病专司其用。但性味苦寒多燥,如血病系热极妄行者可用,如阴虚肺燥,因咳动血者勿用也。如痹病系风湿闭滞者可用,如肝肾两亏,血枯髓败者勿用也。”
3.《本草求真》:“服此大能伐胃。虽有止血凉血之功,而气味与血无情,不过仗金气以制木,借炒黑以止血耳。《名医别录》称为补益,似属未是,但涂烫火伤损,生肌杀虫,灸罨冻疮,汁染须发最佳。”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侧柏叶中含挥发油0.26%,油中主要成分为α-侧柏酮、侧柏烯、小茴香酮等;其它尚含黄酮类成分,如香橙素、槲皮素、杨梅树皮素、扁柏双黄酮等;叶中还含钾、钠、氮、磷、钙、镁、锰和锌等微量元素。
2.药理作用:侧柏叶煎剂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其止血有效成分为槲皮素和鞣质。此外,尚有镇咳、祛痰、平喘、镇静等作用。体外实验表明,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3.临床研究:用鲜侧柏叶,1岁以下每日20g,1~5岁30~50g,6~10岁60~100g,加水200~400 ml,煎取90~300 ml,分6次服,每次15~50 ml,7日为1疗程。治疗百日咳92例,观察1~2个疗程,结果:治愈80例,好转10例,无效2例(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8,1:34);用鲜侧柏叶300~500g,洗净,捣成泥,用75%的乙醇少许调成糊状,外敷。治疗烧伤61例,治愈58例(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10:630);用鲜侧柏叶25~35g,切碎,浸泡于60%~75%乙醇100ml中,7天后滤出备用。用时将药液涂于脱发部位,每日3~4次擦头皮,治疗秃发160例,总有效率77.5%(中华医学杂志,1973,8:54)。另据报道,本品还可用治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小儿肺炎、支气管哮喘、细菌性痢疾、毛囊炎、急性阑尾炎、急性乳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淋巴结炎、带状疱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