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盆草的功效与作用 - 利水渗湿药 打印页面
中华秘方网 www.zhmf5.net 2017-06-25 12:01:21
名称:垂盆草
类别:利水渗湿药
拼音:CHUI PEN CAO
拉丁:Herba Sedi Sarmentosi
别名:山护花、鼠牙半支、半枝莲、狗牙草、佛指甲、瓜子草、狗牙半支
药用部位:全草
来源: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unge的新鲜或干燥全草。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药材性状:本品茎纤细,长可达20cm以上,部分节上可见纤细的不定根。3叶轮生,叶片倒披针形至矩圆形,绿色,肉质,长1.5~2.8cm,宽0.3~0.7cm,先端近急尖,基部急狭,有矩。气微,味微苦。
产地:全国多数省区均有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切段,晒干,生用,或用鲜品。
性味归经:凉;甘、淡;归肝、胆、小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消肿,解毒。治咽喉肿痛,肝炎,热淋,痈肿,水火烫伤,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50~100g);或鲜品捣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汁涂,或煎水湿敷,或研末调搽。
禁忌:脾虚腹泻者慎服。
【应用】
1.黄疸。垂盆草能利湿退黄。用于湿热黄疸,常与虎杖、茵陈等同用。
2.痈肿疮疡,喉痛,蛇伤,烫伤。垂盆草有清热解毒及消痈散肿之功效。用于痈肿疮疡,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野菊花、紫花地丁、半边莲等药用;用于咽喉肿痛,则与山豆根一起服用;治疗毒蛇咬伤,可与白花蛇舌草、鱼腥草合用。治疗烫伤,烧伤,可鲜品捣汁外涂。
【用法用量】煎服, 15~30g。鲜品250g。
【古籍摘要】
1.《本草纲目拾遗》:“性寒,消痈肿,治湿郁水肿。”又“治诸毒及汤烙伤,疗痈,虫蛇螫咬。”
2.《天宝本草》:“利小便,敷火疮肿痛;汤火症,退湿热,兼治淋症。”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垂盆草含甲基异石榴皮碱等生物碱,景天庚糖、果糖、蔗糖等。
2.药理作用:垂盆草有保肝作用,对葡萄球菌、链球菌、伤寒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 鲜垂盆草,水煎服,治疗急性及慢性活动性肝炎,有降转氨酶作用(医学情况交流(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1973,7:27)。 鲜垂盆草、捣烂外敷,用量以覆病灶为度,治疗颈痈,疗效显著(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1,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