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咽喉消肿汤
【来源】程爵棠,《湖北中医杂志》(1)1983年
【组成】金
银花30克,
山豆根12克,
硼砂1.5克(研冲)、生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病重2剂,日服3~6次。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方解】《疡科心得集》云:“夫风温客热,首先犯肺,化火循经,上逆入络,结聚咽喉,肿如蚕蛾,故名乳娥。”由此可见,急性扁桃腺炎,多因热毒蕴于肺胃,循经上炎,结聚咽喉所致。临床所见,尤以风热诱发者居多。故方中君以重用金
银花清热解毒,臣以山豆根以助银花清热解毒之功,且有利咽喉之效;佐以
硼砂清热化痰、消炎防腐、善“破癥结喉痹”,生甘草清热解毒、和中利咽,并有调和诸药之性,故兼之为使。药仅四味,力专效宏,共奏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
【主治】乳蛾(急性扁桃体炎)或扁桃腺周围脓肿。
【加减】若热毒甚者,加
板蓝根、蚤休;口渴甚,加
麦冬、
芦根、
天花粉;小便黄赤,加
木通、
白茅根;咳嗽,加
马兜铃、浙
贝母;大
便秘结,加生大黄、
芒硝;兼表证者,加
荆芥、
防风、薄荷;兼阴虚者,加
玄参,
生地;扁桃体周围脓肿,加
板蓝根、
蒲公英、
大青叶;脓成者,可加用
皂角50克煎水,趁热入壶内,张口对壶嘴熏蒸咽喉患部,冷了再煎再熏,一日连熏蒸3~5次,熏后再用锡类散〔犀
牛黄0.35克,
冰片、
珍珠母各0.1克,人指甲0.15克,象牙屑(焙)0.1克,
青黛0.2克,壁钱(焙)20个(土坯砖上者佳,木板上者不可用),共研细末〕,每取少许吹患部。
【疗效】治疗急性乳蛾187例(其中扁桃腺周围脓肿53例),结果痊愈151例,显效3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7.9%。
【附记】三十多年来用本方加减,治疗急性乳蛾和扁桃体周围脓肿甚多,疗效均属满意,治愈率均在80%以上。治疗期间、忌烟、酒、辛辣、油炸和鸡、
虾等辛热
发物。
5 蒲苇汤
【来源】林树芳,《新中医》(9)1984年
【组成】苇茎、
薏苡仁、冬瓜仁、玄参、
紫花地丁、
蒲公英各30克,
桃仁12克,生
石膏60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多加水煎),每日1剂,日服3~4次(每次服1小碗)。小儿剂量酌减。
【功用】清肺解毒,养阴活血。
【方解】方中以苇茎、生
石膏、玄参直清肺胃之郁热;辅以
紫花地丁、
蒲公英清热泻火,以助主药清热解毒之功;
桃仁活血凉血;冬瓜仁、苡仁清热养阴排痰,以促使热清、瘀化、痰消、热清、阴复,共为佐;甘草清热解毒,并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协同,共奏清热解毒、养阴活血之功。方用大剂,疗效始著。
【主治】风热乳蛾。
【加减】大便不通,加大黄12克。
【疗效】治疗风热乳蛾94例,结果显效70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7.2%。
6 消蛾利咽汤
【来源】张晓光,《黑龙江中医药》(1)1989年
【组成】射干1克,
马勃、象
贝母、
连翘、
僵蚕、山豆根、甘草各6克,金银花、桔梗各10克(小儿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疏散风热,解毒消肿。
【方解】乳蛾多因感受风邪热毒,与肺胃之热熏灼咽喉所致。或因脏腑津液亏损、阴虚火旺、上炎而致。方中以射干、山豆根、
马勃同入
肺经,为治喉痹咽痛之要药;金银花、甘草、
连翘清热解毒;
僵蚕、象贝既散风热,又能散结;桔梗开泄上焦、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
【主治】急性扁桃体炎。
【加减】风热较重者,加
牛蒡子、
荆芥、薄荷;热毒较甚者,加野
菊花、
板蓝根;阴虚者,加玄参、
麦冬、
生地。
【疗效】治疗30例,结果痊愈(诸症消失)26例(其中9例服2剂,17例服4剂);有效(体温下降、咽喉红肿消退、喉核消退不明显)3例(服药4例);1例因服药困难,1剂后改西医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
别忘了,还有下一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