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注
感冒 咳嗽 痔疮 高血压 颈椎病 风湿 糖尿病 牙痛 祛斑 鼻炎 减肥 丰胸 美白 不孕 长寿 养生
中华秘方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养生 > 中医百科

胃酸高、胃酸过多的原因、症状和饮食 胃酸过多怎么办

时间:2017-04-07 10:37:31   来源:中华秘方网  作者:www.zhmf5.net

生活中经常有人说胃酸,或是反酸等,但是胃酸或是反酸是怎么回事呢,医学的解释是胃酸过多,但是胃酸过多都有哪些症状呢?

胃液分泌有一定的量,如分泌过多,就会出现吞酸、反胃、吐酸水等现象。

胃酸过多

胃酸过多的原因

造成胃酸过多和泛酸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两种:

1、生理性原因:当精神紧张、过度疲劳、情绪不佳时,大脑皮质功能紊乱,不能很好地管辖胃酸分泌的神经,促使胃酸分泌增多;饮食不当,如过甜、过咸、过辣、过酸、过冷、过烫的食物都可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而某些粗粮、红薯、马铃薯等含多量淀粉、糖、酸等,会刺激胃产生大量胃酸,况且不易消化的食物,剩余的。

2、病理性原因:胃酸过多常见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泌素瘤、慢性胃炎、返流性食管炎、胆囊炎等。

胃酸过多的症状

胃酸过多有三大症状,具体如下:

症状一:反酸

反酸是指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达口咽部,口腔感觉到出现酸性物质,它与十二指肠内容物经胃、食管反流达口咽部,口腔感觉到出现苦味物质,统称为反流。 反酸所致的症状和危害可有①烧心;②食管痛;③吞咽痛;④吞咽困难;⑤呼吸道症状。

反酸与呕吐的区别是,前者没有恶心和干呕的伴随症状。反酸与反刍的区别是,后者不自主地将摄入的固体食物反流到口腔并随后进行再咀嚼或再吞咽(通常发生在进餐后的半小时内,见于匆忙进食大量食物的健康人或严重的精神疾患病人)。

反酸要注意的问题:

1.学会放松心情,避免精神紧张,生活安排要有规律。

2.减少进餐量,肥胖者减肥。

3.不吸烟,不喝酒及含酒精或咖啡的饮料,不喝浓茶。

4.避免进食柑橘类水果、巧克力、薄荷、油腻食物、洋葱和辛辣食物。

5.放松腰带,吃饭后至少2~3小时内不要躺下或上床睡觉。

6.抬高床的上部,使胃内容物不易反流入食道,可以使用床垫等产品。

7.避免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吲哚美辛、保泰松及皮质激素类药物。

8.如出现规律的上腹部疼痛(饥饿时或进餐后)或严重烧灼感,应去医院就医。

急性、重症腹痛,应去医院就医。

症状二:烧心

烧心是一种位于上腹部或下胸部的烧灼样的疼痛感,同时伴有反酸的症状。烧心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症状的之一,对于多数人来说,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进食过快或过多,但是,有些人即使非常注意饮食也经常有烧心,还有一些人在进食某些特定的食物后如:酒、辣椒等发生烧心现象,这些食物可以使您的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或胃酸分泌增多,以上这两种原因都能引起烧心。

要想避免烧心首先要注意平日的饮食,避免进食过快,同时尽量少进食或不进食某些的食物,如茶、咖啡、油炸食品、糖果、辣椒、烈性酒等,不过即便能引起您烧心的食物不在上面提到的范围内,您也应当避免进食这种食物。

其次在饭后不要马上卧床或弯腰,也不要马上开始剧烈的运动,明智的选择是饭后30分钟后进行一次轻松的散步,既可帮助消化,又可减轻烧心的症状。

症状三:胃灼烧

胃酸分泌过多或胃黏膜对酸的敏感性增加而引起,此症状较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慢性胃炎。平时要是碰到胃灼烧的情况,可以喝一些水或者牛奶,这样一来,食道内的胃酸就能被洗清。如果感到胃灼烧得厉害,就需要服用药品。

胃酸过多的饮食要注意什么?

1、胃酸过多宜食含碱成分的食物,如乳类、血、酱油,菠菜、油菜、关头卷心菜等新鲜蔬菜与水果;而少食含酸的食物,如豆类、花生、醋、油脂食品等。

2、宜食低脂、低糖食物,而高脂和甜食均能引起胃酸分泌增加。避免摄入刺激胃酸增加的调味品,如辣椒、咖啡、芥末等。

3、胃酸过多应以面食为主,面食能稀释胃酸,其中的碱还能中和胃酸。牛奶、豆浆、粥类等,能稀释胃酸、保护胃粘膜。

4、定时进餐,零食可刺激胃酸增加;不易过饱,以免刺激胃窦引起胃酸分泌增多胃酸过多可服用斯达舒等药物治疗,经去除诱因,饮食调理等无明显疗效时,应做检查后,服用药物针对病因治疗。

共2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收藏此文 赞一个, 人赞过 打赏一下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支持一下

  • 手机扫码打赏如下:(不管多少,都会给我们更大的动力!)
  •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扫描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评论:胃酸高、胃酸过多的原因、症状和饮食 胃酸过多怎么办

>>查看早前评论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8 - 2024 www.zhmf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秘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