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注
冬虫夏草罗汉果细辛连翘绞股蓝三七厚朴独活花椒马鞭草金钱草狼毒党参续断鱼腥草胖大海
中华秘方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草药大全

麦冬/麦门冬的功效与作用 - 补阴药

时间:2017-06-11   来源:中华秘方网  作者:www.zhmf5.net

导读:麦冬/麦门冬的功效性味归经:微寒;甘、微苦;归心、肺、胃经,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名称:麦冬

类别:补益药

拼音:MAI MEN DONG

拉丁:Radix Ophiopogonis

别名:麦门冬寸冬

药用部位:块根 

药材性状:本品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3cm,直径0.3~0.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细纵纹。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气微香,味甘、微苦。

麦门冬

产地:四川、浙江、湖北

采收加工:夏季采挖。洗净反复暴晒、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须根,干燥。

麦门冬

性味归经:微寒;甘、微苦;归心、肺、胃经

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熬膏;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煎汤洗,或鲜品捣汁搽。

禁忌:虚寒泄泻、湿浊中阻、风寒或寒痰咳喘者禁用。

临床应用:

天冬近似。

1、治燥热咳嗽,适于肺阴虚久咳患者,多用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等之燥咳,可加配半夏祛痰,党参益气,方如麦门冬汤。

对外感所致的燥咳,前人有谓忌用麦冬,因其性较滋腻,补肺而助痰,不利于解表。实际上,当外感较严重,有发热、鼻塞、恶风、欲汗不能,需用宜通透表治法治疗时,麦冬缺不宜用,但如外感较轻,不发高热,无鼻塞,只有燥咳,可以用麦冬。

麦冬

2、治热病后期之津亏便秘,虚热烦渴,配生地玄参等凉药,进一步清热,方如增液汤。

如属热病恢复期之阴虚血亏,可用麦冬配其他养阴补血药调补身体,方如养正汤。

3、用于强心,尤其适宜于虚脱患者出汗过多,有心跳过速、血压低,可用麦冬配人参五味子等水煎服,方如生脉散。此方也是夏令养阴主方,伤暑汗服之,可收生津益气的效果。

汗后虚烦不安者,则用麦冬15g,配黄芪6g,当归9g,五味子3g,甘草3g,水煎服。

附:

1、麦冬与天冬比较,清润肺燥之力,麦冬优于天冬;滋补肺肾之功,天冬胜于麦冬;治肺结合燥咳时,可天冬、麦冬同用。

2、麦冬配凉药宜生用,配补药宜酒制。

3、气虚、胃寒、便溏者不宜用。

4、麦冬心服后易致心烦,故入养肺阴药中宜去心。

用量:6~24g。用于强心时宜大量。

麦冬

处方举例:

麦门冬汤(《金匮要略》):麦冬15g,法夏45g,党参9g,甘草3g,粳米15g、大枣4枚,谁煎服。

养正汤:麦冬9g、玉竹15g、何首乌12g、当归9g、熟地12g、生地9g、淮山药12g、茯苓9g、女贞子9g、天花粉6g、白芍6g、炙甘草3g,水煎服。

生脉散(《内外伤辩惑论》):麦冬12g、吉林参6g(或党参15g)、五味子4.5g,水煎服。

注:

1、杭麦冬与川麦冬虽为同种植物,但生长年限不同。杭麦冬系栽后第三年立夏至芒种节采挖,块根肥满皮厚,中央木心粗硬,甜味浓,粘性大。川麦冬则在栽后第二年清明至谷雨节采挖,故块根较短小,中央木心细弱,皮薄嫩,味甘淡,粘性差。近年来广西、湖南、江湖等地亦有栽培,其性状气味,略似川麦冬。

2、西南、中南及华东地区均有野麦冬生产,原植物亦为沿阶草属植物,一般身较细瘦,两端尖,多有粗皮和抽皱,间有体质坚硬(白僵支),商品称土麦冬或野麦冬。此外,麦门冬属植物大麦冬和阔叶麦冬的干燥块根,少数地区也作麦冬使用,属于地区习惯用药。其特点:块根粗大,钝圆或椭圆形,黄棕色,干瘪抽皱。味微甘,无粘性。

3、外形类似品:禾本科植物竹叶的根(碎骨子),块根较细长,体质坚硬,味淡,中央无细的木心。

 

附:

山麦冬的功效与作用

收藏此文 赞一个, 人赞过 打赏一下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支持一下

  • 手机扫码打赏如下:(不管多少,都会给我们更大的动力!)
  •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扫描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评论:麦冬/麦门冬的功效与作用 - 补阴药

>>查看早前评论

精彩专题

厚朴的功效与作用 - 化湿药 355
厚朴的功效与作用 - 化湿药
高清

名称: 厚朴 类别: 化湿药 拼音: HOU PO 拉丁: Cortex Magnoliae

三七(田七)的功效与作用 - 止血药 335
三七(田七)的功效与作用 - 止血药
高清

别名:山漆、血参、田七、田三七(因原产广西田阳)、金不换(因其珍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8 - 2024 www.zhmf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秘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