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注
冬虫夏草罗汉果细辛连翘绞股蓝三七厚朴独活花椒马鞭草金钱草狼毒党参续断鱼腥草胖大海
中华秘方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草药大全

五灵脂的功效与作用 - 活血止痛药

时间:2017-06-26   来源:中华秘方网  作者:www.zhmf5.net

导读:五灵脂源自复齿鼯鼠的粪便,灵脂块为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灵脂米为长椭圆形粪粒,两端钝圆,长0.5~1.5厘米,味微苦。五灵脂的功效与作用:活血止痛、化瘀止血、消积解毒。

临床应用:

主治瘀血所致的痛证,妇科尤为多用。

1、治疗月经困难、经痛而属瘀血所致者,可配延胡索益母草等,有散瘀通经止痛的作用。

2、用于产后恶露不下,小腹痛,配蒲黄,方如失笑散;或在此基础上再配川芎当归延胡索

3、治疳积:前人认为五灵脂能去疳积痞块,常配胡黄连、干蟾蜍、使君子砂仁和蔻仁等药,加强驱虫、健胃作用,方如灵脂丸。从现代医学观点看,五灵脂治疳积有效,可能是由于维生素A类物质的营养作用。

使用注意:1、五灵脂易伤胃,胃弱者慎用;2、过去认为五灵脂忌与人参、党参同用,但从临床实践经验看,一般不必禁忌。

用量:6~9g。

处方举例:

灵脂丸(《证治准绳》):五灵脂、白蔻仁、砂仁麦芽莪术青皮使君子橘红、干蟾蜍,各6g,研末,米糊丸如麻子大,每服10丸,米汤或开水送下。

注:

1、关于五灵脂的来源《开宝本草》列于虫部,寒号虫项下。至《本草纲目》改入禽部,释名:独春、屎名五灵脂,李时珍说:“曷旦乃候时之鸟也,五台诸山甚多,其状如小鸡,四足有肉翅,夏月毛采五色。其屎恒集一处......。”近代日本动物图鉴将寒号虫列为脊椎动物门、哺乳纲、孤蝠科大蝙蝠与苑蝠或其它近缘动物。解放后据河北地区及北京近郊实地调查,证实五灵脂是鼯鼠的粪便。并非虫、鸟及蝙蝠类的粪便。

2、关于灵脂块的形成,过去流传着一种说法,说寒号虫千里觅食,返回巢穴排泄粪便,至冬日毛落不能飞出寻食,自食其粪便越冬,反复食泄多次,逐渐溶解成粘连状物质,即成灵脂块。现已知五灵脂是鼯鼠粪便,饲养鼯鼠的过程中,并未发现有冬日落毛和自食其粪便的情总,饲料多以侧柏叶为主,其粪便呈颗粒状,但较轻泡,无灵脂块的形成。
对灵脂进行水溶分析,录脂米只溶出微量黄色色素,使水染成微黄色,不溶物剥裂后在显微境下观察,呈裂片状纤维,其形状多数如大豆的果荚内皮层;灵脂块则溶出大量橙红或血红样色素,使水染成橙红或棕黄色。不溶物较少呈微细的粉尘状,很少有纤维性物质。根据以上情况,我们认为灵脂块的形成是和鼯鼠所食物有关,在秋季大量的植物果实及种子成熟,此时鼯鼠有食松柏及其它含脂肪较多的种仁,经消化后排出溏样粪便,和尿液混合粘连于一起,干后即为灵脂块。在无种仁可食的春夏季,则采食松柏及其它植物的枝叶,经消化后排出粪便则含大量纤维不能粘连,即灵脂米。是否确切尚待进一步研究。

3、四川、甘肃、青海等省部分地区,习用一种圆球形小粪粒,直径2~5毫米,表面棕褐色或灰褐色,较粗糙,质较轻松,纤维性,俗称草灵脂,又名岩兔粪或岩兔屎。亦收集于山洞中,据知为兔形目鼠兔科鼠兔的干燥屎便。京津地区不用。

4、四川、甘肃等地方另有五灵脂,呈细长椭圆形,两端钝圆或平截,长2~5毫米,直径1~2.5毫米。表面黑灰色或灰色,泥状,有土性气;此外新疆有一种五灵脂,粪粒呈细长椭形,长3~6毫米,直径1~2.5毫米,多粘连凝结成块状。断面浅黄色,纤维性。
以上两种灵脂的来源尚待了解。

5、云南、广西、四川等地有种血灵脂,别名猴结,古名申红。据说是猿猴的经血或分娩时排出的血液遗于地上凝结而成,呈块状。棕色或黑棕色,投入水中有血红样颜色溶出。治经闭有效。其来源待查。

6、据古代本草记载及近代临床实践证明,五灵脂是一种行血,止痛的显效药,但其来源复杂,品质成分不一,其功能差异较大。应进一步探讨,研究其成分,肯定其疗效。

共3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收藏此文 赞一个, 人赞过 打赏一下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支持一下

  • 手机扫码打赏如下:(不管多少,都会给我们更大的动力!)
  •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扫描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评论:五灵脂的功效与作用 - 活血止痛药

>>查看早前评论

精彩专题

厚朴的功效与作用 - 化湿药 355
厚朴的功效与作用 - 化湿药
高清

名称: 厚朴 类别: 化湿药 拼音: HOU PO 拉丁: Cortex Magnoliae

三七(田七)的功效与作用 - 止血药 335
三七(田七)的功效与作用 - 止血药
高清

别名:山漆、血参、田七、田三七(因原产广西田阳)、金不换(因其珍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8 - 2024 www.zhmf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秘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