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注
感冒 咳嗽 痔疮 高血压 颈椎病 风湿 糖尿病 牙痛 祛斑 鼻炎 减肥 丰胸 美白 不孕 长寿 养生
中华秘方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推拿

教你找到人体10大特效穴位

时间:2012-05-10 22:14:57   来源:中华秘方网  作者:www.zhmf5.net

 

  [07] 留驻青春的不老穴--命门

  命门穴与神阙穴相平行,亦是人体的长寿大穴。命门穴的功能包括养肾阴和养肾阳两个方面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命门之火就是人体阳气,从临床看,命门火衰的病与肾阳不足证多属一致。补命门穴的药物多具有补肾阳的作用。

  经常按摩命门穴可强肾固本,温肾壮阳,强腰膝固肾气,延缓人体衰老,疏通督脉上的气滞点,加强其与任脉的联系,促进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运行。并能治疗阳萎、遗精、脊强、腰痛、肾寒阳衰,行走无力、四肢困乏、腿部水肿、耳部疾病等症。

  命门穴的锻炼方法有二。其一是用掌擦命门穴及两肾,以感觉发热发烫为度,然后将两掌搓热捂住两肾,意念守住命门穴约10分钟即可。其二是采阳消阴法:方法是背部对着太阳,意念太阳的光、能、热,源源不断地进入命门穴,心意必须内注命门,时间约15分钟。

  另外,命门穴和上一节我所讲到的神阙穴在人体上是相互对应的关系,两者一为督脉上的阳穴,一位任脉上的阳穴,同时拍打这两个要穴,可以通行气血,调和阴阳,激活人体的元阴元阳,祛病强身。所以,命门穴可以配合神阙穴一起拍打。

  最初的时候,您可以先用一只手拍打神阙,然后,再用手拍打命门。分开来拍打,以舒畅为度,就这么简单。

  当然,熟练的时候,您可以变着花样来,甚至可以左右手轮流拍打神阙和命门。

  比如:先把右手手掌按在肚脐眼上,左手按在命门穴上,接着,上身右转,带动两手甩动,右手往后甩,去拍命门;同时左手往前甩,去拍神阙。手掌拍下时,马上随着身子的左转而弹起,右手往前甩拍神阙,左手往后甩拍命门。如此来回重复。不过,没有必要拘泥于形式,拍打熟练了,自然而然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拍打方法。

  熟能生巧,养生也不例外,当你越练越自然,你就会把初看起来像是体育锻炼的方法,上升到健康养生的高度和实效。

 附:命门穴具体位置示意图:命门穴


  [08] 危急时刻的急救穴--人中穴

  人中穴,民间称其为救命穴,中医学又称之为水沟穴,位于鼻子下面的鼻唇沟正中及上1/3与中1/3的交界处,为中医"醒脑开窍"的重要穴位,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堪称人体的120。当人中风、中暑、中毒、跌仆、过敏以及手术麻醉过程中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时,医者用食、中两指端置于拇指面,以增强拇指的指力,用拇指端按于唇沟的中上处顶推,行强刺激。以每分钟20-40次,每次连续0.5~1秒为佳,可使患者很快苏醒。

  另外,如对象不是晕厥、昏迷或心跳骤停的病人,在用力时要轻柔缓慢,不能过猛,应由轻渐重,由浅入深。同时,不能使被掐部位产生青紫现象,更不能掐破皮肤。掐后应轻揉局部,以缓解疼痛。临床上,医生常同揉法一起运用,组成掐揉复合手法。

  对轻度昏迷病人,轻、浅刺激人中穴即可使其苏醒;但对较严重的病人,则必须向人中穴深刺,并加重刺激。为了加强醒脑、醒目、清心等效果,还可配合指掐或针刺承浆穴、睛明穴、四白穴、鱼腰穴、合谷穴、涌泉穴等。当然,危重病人应尽快送往医院救治,以免耽误最佳抢救时机。

  对于人中穴的急救作用,不仅是中医学的共识,也得到了西医的科学解释:

  首先,刺激人中穴可以升高血压。在危急情况下,升高血压可以保证机体各个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维持生命活力,而节律性、连续弱性或强性刺激人中穴,都能使动脉血压升高。

  其次,刺激人中穴位,可影响人的呼吸活动,如连续弱性刺激人中穴,可以使呼吸持续性兴奋;连续强刺激人中穴,可以引起吸气持续性抑制;适当地给予节律性刺激,则有利于节律性呼吸活动的运行。

  运用人中穴救治昏厥急症,是简单易掌握的应急性急救措施,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实为救命之法宝,我在这里建议大家一定要掌握这个穴位的使用方法,说不定哪天就能用上。

附:人中穴具体位置示意图:人中穴

别忘了,还有下一页哦:)

共5页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收藏此文 赞一个, 人赞过 打赏一下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支持一下

  • 手机扫码打赏如下:(不管多少,都会给我们更大的动力!)
  •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扫描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上一篇:腕骨穴穴位的位置     下一篇:很重要的一个退烧穴

评论:教你找到人体10大特效穴位

>>查看早前评论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8 - 2024 www.zhmf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秘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