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支持一下
- 手机扫码打赏如下:(不管多少,都会给我们更大的动力!)
-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36. 秦艽退黄最妙,以其性能退阳明经湿热邪气也。若无湿热则恐伤燥,又宜慎用。程杏轩
37. 石膏其性,一善清头面之热,二善清咽喉之热,三善清瘟疹之热,四善清痰喘之热。?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38. 大黄去积,水荡之也;巴豆去积,火燎之也。清?高鼓峰
39. 黄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柴胡之退热,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也。清?杨士瀛《仁斋直指方》
40. 荆芥最散血中之风。清?汪昂《医方集解》
41. 木香行气,平肝实肠;厚朴散满,行水平胃。清?汪昂《医方集解》
42. 盖外无恶寒发热身痛之表证,则不必用桂枝;内无眩悸吐涎之里证,则不必用肉桂。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43. 吴茱萸为厥阴之主药,上可温胃寒,下可救肾阳。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44. 柴胡散胆经之专药,即能散其郁勃之气,复能解其郁结之热,郁中有热,故风药不能治而柴胡能治之也。清?张聿青《张聿青医案》
45. 气燥血必燥,清气药中略加花粉、知母;血燥气亦燥,滋燥药中可加入芦根、石斛。清?王旭高《医学当言》
46. 凡治病勿伤胃气,久病宜保脾土。
47. 欲治肝者,原当升脾降胃,培养中宫,俾中宫气化敦厚,以听肝木之自理外湿表散,内湿宜淡渗。
48. 邪在皮毛者,汗而发之。
49.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50. 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
51. 治哮必用薄滋味,不可纯用凉药,必带表散。
52.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
53. 肺虚有痰宜保肺以滋其津液;脾虚有痰宜培脾以化其痰涎;肾虚有痰宜补肾以引其归脏胁为肝胆之区,禁用汗、吐、下三法。
54. (胁痛)《经》曰:溲而便脓血,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
55. 平治权衡,察脉之浮沉;去菀陈座者,疏涤肠胃也。
56. 开鬼门、洁净府者,发汗、利小便也。
57. 吐血三要:宜行血,宜补肝,宜降气。
58. (痿)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经曰:“治痿独取阳明。”
59. 治癫贵于养心,兼于行痰;
60. 治狂务于祛邪,灭火为要。
61. 大抵狂为痰实,癫为心血少,治法俱豁痰顺气,清火平肝。
62. 热痰主急惊,当泻;脾虚主慢惊,当补。
63. 阴阳虚者,须培肾元,以阴阳蓄于肾也;气血虚者,须调脾胃,以气血生于脾胃也。
64. 肾中阴虚则肝心之病起;肾中阳虚则脾肺之病生。
Copyright © 2008 - 2024 www.zhmf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秘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