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支持一下
- 手机扫码打赏如下:(不管多少,都会给我们更大的动力!)
-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是古人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累积临床的医疗经验,所总结出的医学理论。在中医学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黄帝内经》的问世,可以说是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黄帝内经》将阴阳五行学说运用于中医理论的阐发,对于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等方面,都进行了客观的阐述,如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针灸、养生等学说,对于后代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确立了较为全面性的理论基础。汉代张仲景所着的《伤寒杂病论》,是继《黄帝内经》后,又一重要的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的特点在于,开创了中医学上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
从汉代至清朝以来,中医学之所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脉络,可以归类为如下的七种学派:
《一》伤寒学派:以汉代张仲景为代表,特点为擅于辨证论治。
《二》寒凉学派:以金朝刘河间(刘完素)为代表,特点为擅用寒凉药。
《三》补土学派:以金朝李东垣、张元素为代表,特点为擅用补益脾胃药。
《四》攻邪学派:以金朝张从正(张子和)为代表,特点为擅用汗、吐、下三法。
《五》丹溪学派:以元朝朱丹溪为代表,特点为擅用滋阴药。
《六》温补学派:以明朝薛已、张景岳(张介宾)为代表。特点为着重于虚损病证的辨证,擅用温补药。
《七》温病学派:以明末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吴瑭)为代表,特点为着重于温病的辨证与治疗。
根据古书内容,分为以下几大类:
1. 内经、难经类
2. 伤寒、金匮类
3. 诊断、治疗类
4. 病源脏象类
5. 本草类
6. 方言类
7. 内科类
8. 妇产科类
9. 儿科类
10. 外科类
11. 伤科类
12. 眼科类
13. 口齿、喉科类
14. 针灸类
15. 综合性医书类
16. 医论、医话类
17. 医桉类
18. 丛书、全书类
1. 《黄帝内经》:(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着作,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
2. 《黄帝内经太素》(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係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着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3.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公元 762 年)唐.王冰次注。
王冰把《黄帝内经素问》传本整理校注,因旧本残缺,又补入《天元纪大论》等七篇,重新编次为二十四卷。王氏注有不少卓越的见解。现存本经 宋.林亿等校订。
4. 《素问玄机原病式》(公元 1188 年)金.刘完素(守真、河间)。
根据《黄帝内经素问》中有关五运六气,病机方面的原文及王冰注加以发挥而成。着重于治火证用寒凉法。
5. 《黄帝内经素问‧灵枢注证发微》(公元 1586 年)明.马莳(仲化、玄台 )注。
各九卷。对《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的全文进行了注解。后附补遗一卷。
6. 《类经》(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
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7. 《内经知要》(公元 1642 年)明.李中梓(士材,念莪)编。
二卷。摘录《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原文,分为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脏象、经络、治则和病能等八类。注解简明。
8. 《黄帝内经素问灵枢集注》(公元 1672 年)清.张志聪(隐庵)注。
各九卷。 注文中有一些较好的见解。
9. 《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公元 1689 )清.汪昂(訒庵)注。
二卷。分为脏象、经络、病机,脉要、诊侯、运气、审治、生死和杂论九篇。採用唐.王冰、明.马蔚、吴崑和清.张志聪的注解,删繁辨误。
10. 《难经》(公元前五世纪? )
原题战国时秦越人撰。共有 81 个问答。係採摘《内经》的精要,设为问答,解释疑难。
11. 《难经本义》(公元 1361 年)元.滑寿(伯仁)着。
二卷。採集《难经》注解十一家。订正脱文误字,注解融合各家之说。
12. 《难经集注》(公元 1505 年? )明.王九思等集注。
五卷。分十三篇。採用吕广、杨玄操、丁德用、虞庶、杨康侯五家之注而成。主要内容有诊脉、经络、脏腑、穴位、针法等。
1. 《伤寒杂病论》(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
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2. 《伤寒论》(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
十卷,前言的伤寒部分,经西晋.王叔和整理编次,题为《伤寒论》。以六经辨证治急性热病。
3. 《伤寒总病论》(公元 1100 年)宋.庞安时(安常)着。
六卷。附音训一卷、修治药法一卷。对于《伤寒论》有所阐明,如暑病、天行温病、小儿伤寒、妊娠伤寒、斑疹等均有发挥。
4. 《伤寒类証活人书》(公元 1107 年)宋.朱肱(翼中)着。
十八卷。 以 101 个问答,阐发《伤寒论》的内容,说明各方的意义, 并採集《千金要方》、 《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等 126 方作为补充。
5. 《注解伤寒论》(公元 1144 年)金.成无己撰。
计十卷。就王叔和编次的《伤寒论》进行注释,依据《内经》、《难经》等解释各条,也有自己的见解。这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伤寒论》全注本。
6. 《伤寒明理论》(公元 1156 年)金.成无己着。三卷。
对于《伤寒论》的 50 个证作了分析此较。 附方论一卷,论仲景方 20 首的方义。
7. 《伤寒论条辨》(公元 1589 年)明.方有执(中行)着。
八卷。附《本草钞》一卷、《或问》一卷,《痉书》一卷。把《伤寒论 》重新编次,太阳篇的更动最大,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伤营卫为纲。
8. 《尚论篇》(公元 1648 年)明.喻昌(嘉言)着。
八卷。在方氏《伤寒论条辨》的基础上加以发挥。
9. 《伤寒来苏集》(公元 1669 年)清.柯琴(韵伯)着。
八卷,分《伤寒论注》四卷、《论翼》二卷、《附翼》二卷。《论注》依据六经方证,重新编次;《论翼》是综合性论述;《附翼》是方论。柯氏 主张六经为杂病立法。
10. 《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
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11. 《伤寒论类方》(公元 1759 年)清.徐大椿(灵胎、洄溪)着。
一卷。把《伤寒论》的药方分为十二类,每类先定主方,再把同类诸方 列入,方后列举用此方的条文,易于理解证情、方义。
12. 《金匮要略方论》(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三卷。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林亿取《金匮玉函要略方》的杂病和有关的附方, 编为《金匮要略方论》。 内容包括内科杂病、妇科、急救、饮食禁忌等 25 篇,计 262 方。
13.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公元 1720 年)清.魏荔彤(念庭)着。
三卷。对于《金匮要略》的本文有所阐明,也能提纲挈领。
14. 《金匮心典》(公元 1726 年)清.尤怡(在泾)着。
三卷。解释《金匮要略》本文的意义,大体上说理明顺,有所发挥。
1. 《脉经》(公元 280 年? )晋.王熙(叔和)着。
十卷。搜集后汉以前的医学着作,阐述脉象 24 种,并论述脏腑、经络 、病证、治则、预后等。
2. 《脉诀》(公元 1189 年)宋.崔嘉彦着。
一卷。以《难经》所论的浮、沉、迟、数四脉为纲,将诸脉象隶属其下 。係四言歌诀,简明扼要。
3. 《察病指南》(公元 1241 年)宋.施发(政卿)着。
三卷。先总论脉法,次辨明 24 种脉的形象和主病,最后叙述伤寒杂病 等 21 类病证的生死脉法,及妇人病脉、胎脉和小儿病的脉法等。
4. 《敖氏伤寒金镜录》(公元 1341 年)元.敖氏着。
一卷。叙述各种舌苔 36 种,附有舌苔图,详论各种舌苔所主的证候及 治法,是第一部舌诊专书。敖氏原着后经元.杜清碧增补,现今所通行者,多属杜氏增补本。
5. 《诊家枢要》(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
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6. 《濒湖脉学》(公元 1564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着。
一卷。论述脉象 27 种,对于脉的体状、相类、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诵读学习。并批解了高阳生的《脉诀》。
7. 《伤寒舌鉴》(公元 1668 年)清.张登(诞先)着。
一卷。叙述伤寒察舌的方法,并附妊娠、伤寒舌苔、列举各种舌苔 120 图。
8. 《四诊抉微》(公元 1723 年)清.林之翰(慎庵)着。
八卷。係汇集前人关于四诊的学说。作者将自己的意见,编为《管窥附馀》一卷。
9. 《形色外诊简摩》(公元 1894 )清.周学海(澂之)着。
二卷。叙述观形察色等外诊方法。
10. 《理瀹骈文》(公元 1864 年)清.吴师机(尚先、安业)着。
一卷。叙述外治法,而以膏药外贴为主,阐明内治、外治原理的一致性 。
1. 《诸病源候论》(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着。
五十卷。 共分 67 门、1720 节,详载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状。
2. 《医林改错》(公元 1830 年)清.王清任(勋臣)着。
二卷。作者从访验尸体后所见,提出对于脏腑解剖的己见。并载自订方剂、及附方论。
别忘了,还有下一页哦:)
Copyright © 2008 - 2024 www.zhmf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秘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