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支持一下
- 手机扫码打赏如下:(不管多少,都会给我们更大的动力!)
-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渗湿运脾汤
【来源】胥桂生,《陕西中医》(8)1990年
【组成】六一散12克(包煎)、茯苓、炒苡仁、藿香、炒谷芽、炒麦芽各10克,炒苍术、煨葛根各6克,陈仓米45克。
【用法】每日1剂,上药加水煎2次,取汁400毫升,入锅内,加入陈仓米,煮至汤稠,取汤分6~8次喂服。2天为1疗程。以上剂量为1.5岁患儿,<6个月剂量减半,>18个月者剂量酌加。
【功用】芳香渗利、运脾止泻。
【方解】本方系根据“脾健不在升,贵在运”,“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以及“利小便,实大便”之古训而制方。方用六一散、茯苓、苡仁渗湿健脾;藿香、苍术芳香化湿,醒脾和中;炒二芽,消谷运脾;煨葛根升清降浊而止泻,陈仓米补脾胃。并随证加减,共奏芳化渗利、运脾止泻之功。用之临床,颇有效验。
【主治】婴幼儿夏秋季腹泻。
【加减】发热,加苏叶10克;呕吐,加姜半夏10克,陈皮6克;腹胀加煨木香6克,炒莱菔子10克;尿少,加车前子、泽泻各10克;大便热臭,加炒黄芩6克,金银花炭12克;大便酸臭,加焦山楂10克。
【疗效】治疗124例(脱水或电解质紊乱者,经常规输液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结果:治愈(大便成形、全身症状消失、大便镜检无异常)108例,好转(大便次数及水分减少、全身症状改善、大便镜检脂肪或脓细胞偶见)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5%。
病毒腹泻汤
【来源】黄道明,《中西医结合杂志》(11)1988年
【组成】葛根、藿香、石榴皮各3~6克,茯苓、乌梅、白术、大青叶各5~9克,白蔻仁2克,广木香2~3克,板蓝根10~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健脾除湿、涩肠敛阴、清热解毒。
【方解】方用葛根生津止渴,升脾胃阴阳;茯苓利尿渗湿、补脾宁心;藿香升清降浊、辟秽和胃、醒脾;蔻仁温中化湿,益脾胃;石榴皮、乌梅酸涩固肠敛阴:白术、健脾燥湿和胃;板蓝根、大青叶清热抗病毒;广木香散滞和胃。诸药合用,共奏健脾除湿、涩肠敛阴、清热解毒之功。脱水者、辅以西药,可缩短疗程。治疗期间,禁饮白开水,病初禁乳食。
【主治】秋季腹泻。
【加减】口渴不重者,去乌梅;舌绛无津者,去藿香,加石斛、花粉;体虚者,去大青叶,加太子参;大便有食物残渣者,加焦三仙;脱水者给予口服补液盐(ORS),或静脉点滴3∶2∶1,或4∶1液体。
【疗效】治疗86例,结果治愈(上述症状消失,腹泻停止,大便成形,水、电解质紊乱纠正、恢复正常饮食)79例,好转(以上任何一项未恢复者)7例。总有效率达100%。住院最长8天,最短3天,平均输液2天。
五肉涩肠汤
【来源】姚尊华,《陕西中医》(5)1980年
【组成】莲子肉15克,山楂肉10克,诃子肉7.5克,乌梅肉3克,大枣肉20克(为1周岁剂量、再视年龄增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健脾益气、涩肠止泻、消积。
【方解】小儿久泻,多为脾胃不摄。故治重在益脾涩肠止泻。方用莲子肉健脾益肾、固肠止泻;诃子肉、乌梅肉既能涩肠止泻,又能生津止渴;大枣、山楂具有益气健脾、和胃消食之功。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涩肠止泻,兼以消积之功。又方中多属酸甘之品,常易为婴幼儿所喜食。
【主治】婴幼儿迁延型腹泻。
【疗效】治疗62例(均属单纯性消化不良、病程在1个月以上),结果痊愈42例(占67.7%),好转16例(占25.8%),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5%。有效病例服药最少3剂,最多20剂。
参芪归连汤
【来源】夏大胜,《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3)1990年
【组成】红参(另煎、兑入)、黄连各4~6克,黄芪12~15克,当归5~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成50~80毫升,分数次频频喂服。必要时可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功用】益气补脾、燥湿止泻。
【方解】小儿久泄,必致脾虚失运、气血化源不足、泻泄不止。因此补益脾气,恢复脾运胃纳功能,为治疗本病之关键。故方用红参大补元气,能振奋脾胃之元气,也是治疗脾胃虚弱的主药。黄芪补气升阳、温养脾胃,配当归补气生血;黄连燥湿止泻,并有广谱抗菌作用。本方药少力宏,故收效甚捷。
【主治】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
【疗效】治疗36例,服药5~10剂,结果全部治愈。治愈率达100%。
Copyright © 2008 - 2024 www.zhmf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秘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