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注
感冒 咳嗽 痔疮 高血压 颈椎病 风湿 糖尿病 牙痛 祛斑 鼻炎 减肥 丰胸 美白 不孕 长寿 养生
中华秘方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食疗大全

坐骨神经痛药膳

时间:2017-12-07 09:52:07   来源:中华秘方网  作者:www.zhmf5.net

全虫红花

【配方】红花、全虫各6克,丹参10克,米酒500毫升。

【制作】

1、全虫、红花,洗净,丹参润透切片。

2、米酒放人酒瓶中,加入红花、全虫、丹参,盖上盖,封闭 15日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饮10~15克。

【功效】祛风,祛瘀,通经,活络。用于坐骨神经疼痛有固定点患者食用。

 

血藤当归蒸石斑

【配方】鸡血藤15克,全当归10克,石斑鱼500克,料酒25毫 升,姜10克,葱5克,盐5克,酱油5毫升。

【制作】

1、石斑鱼洗去鳞、鳃、及内脏;鸡血藤润透切片;全当归洗 净,切片;姜切片,葱切段。

2、石斑鱼放在蒸盆内,加盐、酱油抹匀在鱼身上,放人姜,葱、鸡血藤,当归片,加水200毫升。

3、盆置蒸笼内,武火蒸25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鱼50克。

【功效】行血,补血,通经,活络,强筋,壮骨。用于坐骨神经患者食用。

 

鸡血藤炖鸡肉

【配方】鸡血藤15克,鸡肉、西芹各250克,火腿50克,姜10 克,葱15克,盐4克,酱油20毫升。

【制作】

1、鸡血藤润透,切片;鸡肉洗净切3厘米见方的块;西芹洗 净,切2厘米见方的块;火腿切薄片,姜切块;葱切段。

2、鸡血藤放人炖锅内,加水50毫升,煎煮25分钟,去药渣, 留药液待用。

3、炒锅置武火、烧热至六成热时,放入姜葱炒香,下人鸡 肉,鸡血藤、药液、西芹、火腿,酱油、盐,加入水200毫升,用 文火煲35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食鸡肉50克。

【功效】通经活络,行血活血,用于坐骨神经痛患者食用。

 

牛膝血藤烧蹄筋

【配方】鸡血藤、牛膝各10克,牛蹄筋350克(或猪蹄筋),料 酒15毫升,盐4克,姜10克,葱15克,酱油20毫升,植物油30毫升。

【制作】

1、牛膝洗净,去杂质,切段;鸡血藤洗净,切片;牛蹄筋发 透切4厘米长的段;姜切片,葱切段。

2、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植物油六成热时,加入姜葱爆香, 放入牛蹄筋、料洒、盐、酱油、牛膝、鸡血藤,炒匀;加水500毫 升,煮1小时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蹄筋50克。

【功效】通经活络,强壮筋骨。用于坐骨神经疼者食用。

 

三龙烩凤凰

【配方】地龙、脆蛇各20克,白花蛇30克,鸡肉300克,洋葱 30克,料酒25毫升,姜10克,葱15克,盐4克,酱油20毫升,植物 油30毫升。

【制作】

1、白花蛇、脆蛇、地龙烘干研成细粉;鸡肉洗净切成4厘米的 鸡丝;洋葱洗净切成4厘米长的丝、姜切片,葱切段。

2、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植物油烧至六成热时,下人姜葱爆 香,随即加入鸡肉、洋葱、蛇粉和地龙粉、盐、酱油炒匀炒熟即成。

【食法1每日吃鸡肉50克,随意吃洋葱。

【功效】祛风,通络,散瘀、消肿。用于坐骨神经痛患者食用。

 

三龙豆芽汤

【配方】地龙、白花蛇各20克,脆蛇15克,黄豆芽300克,猪 棒子骨1根,姜10克,葱15克,盐4克。

【制作】

1、地龙、白花蛇、脆蛇烘干,打成细粉;黄豆芽洗净,去须 根;猪棒子骨用锤子捶破;姜切片,葱切段。

2、把猪棒子骨放人炖锅内,加水1000毫升,用武火烧沸文火 煮1小时半,加入姜、葱、盐、豆芽、蛇粉、地龙粉,再用文火煮 15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豆芽50克喝汤。

【功效】散瘀,祛风,通络,镇痛。用于坐骨神经痛患者食用。

 

木通薏米炖猪蹄

【配方】木通党参各20克,甘草6克,薏米30克,猪蹄2 个,姜10克,葱15克,盐4克。

【制作】

1、木通洗净切片;薏米洗上杂质;党参洗净,切片;猪蹄去 毛,洗净一切两半;姜拍松,葱切段。

2、猪蹄、木通、薏米、甘草、姜、葱、盐放人炖锅内,加水 1000毫升。

3、炖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1小时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猪蹄50克喝汤。

【功效】祛风寒,渗湿,镇痛。用于坐胃神经痛患者食用。

 

共5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收藏此文 赞一个, 人赞过 打赏一下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支持一下

  • 手机扫码打赏如下:(不管多少,都会给我们更大的动力!)
  •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扫描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评论:坐骨神经痛药膳

>>查看早前评论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8 - 2024 www.zhmf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秘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