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注
感冒 咳嗽 痔疮 高血压 颈椎病 风湿 糖尿病 牙痛 祛斑 鼻炎 减肥 丰胸 美白 不孕 长寿 养生
中华秘方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方剂

名中医消化病方

时间:2011-02-23 17:30:47   来源:中华秘方网  作者:www.zhmf5.net

【名医简介】
  陈增潭,生于1929年,福建福州人。1949年以优异成绩考入福建医学院医疗系本科,1952年被中央卫生部调往山东医学院进修病理学,学成派往西康雅安卫生学校任病理教师。1955年奉命复学,1957年大学毕业接受国家统一分配到北京友谊医院任内科医师。1959年离职参加北京市第一期西学中班系统攻读中医学3年,后分配到北京中医医院,现为主任医师。兼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肝病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陈氏从1969年开始专门从事肝病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先后承担“六五”、“七五”、“八五”市级和国家级中医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科技攻关研究工作,曾六次获得部级、市局级科技成果奖。1989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称号。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并参予撰写《关幼波临床经验选》、《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中医脾胃学说应用研究》等书。陈氏诊治肝病注重分析病因病机,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寻求治疗用药规律,他认为:“有了规律性,就有重复性”。他从中医治疗确有著效的一个个病例入手,探讨其用药规律,写出了几十万字的临诊札记,总结出治疗慢性肝炎需要祛邪、扶正、调理气血三结合的用药原则。
【名方】复元养肝汤
【组成】白芍15克,何首乌15克,山萸肉12克,百合15克,白茅根15克,炒枣仁15克,生黄芪15克,丹参15克,丹皮12克,鸡血藤15克,水红花子15克,生炒苡米各12克,金银花20克,蒲公英15克。
【功能】凉血解毒,养血柔肝,滋肾扶脾。
【主治】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面色晦暗,头昏目涩,手心灼热,两胁隐痛,腰腿酸软或见齿鼻衄血。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煎取400毫升,早晚2次分服。
【方解】
  本方以白芍、何首乌山萸肉酸枣仁百合滋阴补肾以养肝体;但肝炎患者血中多蕴有毒热之邪,此邪不祛,徒养何益?故用金银花、公英清热解毒,配茅根、丹皮、水红花子凉血清肝利水,撤邪火以救肝阴。用黄芪、苡米,益气健脾化湿,更益以鸡血藤、丹参养血活血。全方凉血解毒以祛邪,益气健脾补肾以扶正,养血活血以柔肝,脾肾双补,以肾为本,气阴兼顾,以阴为重,达到养肝复元之目的。
按语:慢性肝炎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其中以乙型肝炎在我国为害最甚。乙肝病因为疫毒之邪,深伏血分。肝为藏血之脏,受害最烈。血中阴液为邪热所耗,渐致肝肾阴虚。肝体若缺阴血滋养,久则枯萎变硬,是为肝炎发展成肝硬化的病机。肝藏血,主疏泄,肝体端赖阴血滋养,肝阳责司条达气机,如肝受邪扰,则气血失调在所难免,气滞血瘀必将相继出现,所以祛邪、扶正、调理气血三者均不可忽视。邪属疫毒,伏于血分,故祛邪应重凉血解毒。至于养肝扶正,则有讲究。盖肝者属木,无土难植,无水则枯,无合适阳光照射亦难茁壮成长,是以水、土、阳光堪称木之三宝,水指肾阴,阳光指肾阳,土指脾胃,设若三者调摄适宜,则病木自能逐步繁茂起来,肝病祛矣。
【加减】胁痛加金钱草15克、小蓟10克;血脂高加决明子15克、山楂12克;纳呆腹胀加炒莱菔子15克、炒麦芽15克;便溏腹泻加炒白术12克、太子参12克;苔厚舌红加茵陈15克、白花蛇舌草20克。






【名医简介】
  单兆伟,生于1940年,江苏南通人。现任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及消化科主任、主任医师,南京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和江苏省中医学会脾胃病研究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名中医。单氏1965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医疗系,先后师承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张泽生、徐景藩教授,尽得薪传。作为全国脾胃急症协作组主要成员之一,多年来一直主持并参与了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急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工作,已完成的全国性科研项目先后5次荣获部、省级成果奖,另有3项省级科研课题正在实施之中。由于成绩显著,被评为南京市劳动模范、江苏省名中医,并获全国首批中医急症工作奖励基金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单氏长期从事中医脾胃病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及慢性萎缩性胃炎论治尤精,先后指导10名硕士研究生潜心于此,其相关理论和科研成果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近年来,其学术思想先后20余次被国家、省级刊物作专题报道,并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脾胃学说与临床》、《急症胃痛证治》、《中医胃肠病学》等专著10余部。
【名方】清幽养胃汤
【组成】党参15克,白术15克,白芍20克,佛手片10克,丹参15克,红花10克,黄芩10克,仙鹤草15克,山楂12克,神曲12克,甘草5克。
【功能】益气活血,清幽养胃。
【主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十二指肠炎症、溃疡病辨属中虚气滞血瘀证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2个月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1周。
【方解】
  《金匮要略》云:“四季脾旺不受邪”,既病则中气虚馁已明;再则“通则不痛”,胃脘痛且久留,瘀血之征亦显。故方中党参、白术健脾益气、培中养胃,且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提高健康人淋巴细胞转换率,促进细胞免疫功能;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并可预防实验性溃疡,抑制胃液分泌和胃肠蠕动,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佛手片、丹参、红花理气活血、通络消瘀;黄芩苦寒,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实验证明有很强的抑杀幽门螺杆菌的效能;仙鹤草能“消宿食,散中满、下气”(《本草纲目拾遗》),且能提高细胞耐毒试验活性的Ea-花环百分率;楂、曲健脾消食和胃;甘草泻火解毒,缓中止痛,并司调和之职。诸药相合,特色在于辨证、辨病兼治并重,既可健脾养胃,益气活血,以正中虚之本;又可有效清除幽门螺杆菌,控制感染,调整免疫功能,以清胃病之源。
现代研究:动物实验证明本方具有直接抑杀幽门螺杆菌、类阿托品样抗乙酰胆碱、免疫调节、抗乙酸所致的胃粘膜损伤、改善血液粘滞度和胃血循环、提高SOD、增强自由基清除能力、降低自由基对胃粘膜损害等作用:临床应用本方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258例,结果表明,显效率为56.3%,总有效率92.7%,病理改善显效率为52.2%,总有效率91.3%,均显著优于庆大霉素对照组的26.7%、50%、76.7%和50%,幽门螺杆菌抑杀情况比较后示:两组阴转率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好转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加重方面显著于对照组(P<0.01=。以上研究业已于1993年12月通过专家鉴定。该项课题1994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名医简介】
  邓铁涛,1916年生,广东开平县人。幼承家学,及长攻读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曾悬壶于广州、香港及武汉等地。解放后曾任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教务主任;广州中医学院教研室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学院副院长等职;曾兼任《广东中医》、《广东医学》杂志副主编。曾于1962年、1978年两度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名老中医”光荣称号。现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医理论整理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史学会委员,广州市科委顾问,广州中医学院教授。邓教授从事中医工作五十年,有较深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国内外有较高的声望,近年到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和国内各地讲学,受到同行的赞赏。邓教授著述颇丰,专著有《学说探讨与临证》及《耕耘集》;由他主编的有全国医药院校统一教材《中医诊断学》、《实用中医内科学》、《实用中医诊断学》等。
【名方】软肝煎
【组成】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楮实子12克,川萆薢10克,云苓15克,菟丝子12克,土鳖虫8克,甘草6克,丹参18克,鳖甲(醋炙)30克。
【功能】健脾护肝,化癥软坚。
【主治】肝硬化。
【用法】土鳖虫烘干研成细末。水3碗,入鳖甲先煎半小时,纳诸药煎至1碗,冲服土鳖虫末,渣再煎服。
【方解】
  肝硬化一证,多由湿热邪毒,或虫蛊、酒毒为害日久所致,乃一本虚标实之候。《金匮》早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明训。吾此方,主用四君补脾益气。或谓中医无护肝药,我认为培土就能荣木,健脾可以护肝。用太子参而不用党参者,乃因此证宜补但不宜燥,太子参补而不燥,甚为合宜。楮实子《别录》谓能补虚劳,《宜指方》用之治水气蛊胀,吾喜以之配菟丝子,补肝而益肾,亦寓虚则补其母之意。肝为藏血之脏,但宜藏而不宜瘀结,故取一味丹参,既具四物之功,又有消瘀主力。鳖甲土鳖,皆灵动之物,能化癥软坚,川萆薢则助四君以祛湿健脾。诸药合用,共奏健脾护肝、软坚化癥之功。
【加减】酒精性肝硬化,加葛花12克;肝炎后肝硬化,加黄皮树叶30克;门脉性肝硬化,若硬化较甚加炒山甲10克;牙龈出血者加紫珠草30克,或仙鹤草30克;阴虚者去川萆薢,加淮山药16克、石斛12克。
【病例】
陈某某,男,40岁,印尼华侨。因肝大质硬、脾大8年于1985年5月9日入院(住院号28912)。入院检查:胸部有蜘蛛痣,肝大肋下1厘米,质硬,脾Ⅱ度肿大,B型超声波检查示肝硬化回声,化验A∶G=4.02∶3.46,SGPT230单位,舌暗红,舌下静脉怒张,弦脉细弱,入院后予太子参30克、云苓15克、白术15克、菟丝子12克、楮实子12克、川萆薢10克、丹参18克、甘草3克。日1剂,治疗1月,病情明显好转,回印尼继续用上方巩固治疗。

还有下一页:

共12页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收藏此文 赞一个, 人赞过 打赏一下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支持一下

  • 手机扫码打赏如下:(不管多少,都会给我们更大的动力!)
  •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扫描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评论:名中医消化病方

>>查看早前评论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8 - 2024 www.zhmf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秘方网 版权所有